时间:2022-08-05 点击量:4172
一、中证商品指数概述
中证商品指数是以一揽子商品的期货价格为基础,按照一定的权重进行计算得出,是反映大宗商品总体走势的主要指标。目前,我国三大商品交易所均构建了各自的商品指数体系。其中,上期所商品指数以贵金属与工业金属版块指数为主,辅以单品种指数;大商所除单品种指数外,还编制了农产品指数与工业品指数;郑商所则主打农产品以及能源化工指数。而今年广期所准备推出的中证商品指数则是吸纳了三大交易所大部分种类的期货品种所设计出的指数,具备更强的综合性。
商品指数一般可以按照标的性质、构成样本、跟踪策略和指数类型进行分类。从标的性质看,中证商品指数的性质为商品期货指数,使用的是一篮子商品期货的价格进行组合,期货价格一般先于现货市场对信息变化做出反应,因此更具有标尺性和可投资性的特点。从构成样本看,中证商品指数为综合指数,包括了整个商品期货市场的品种。从跟踪策略看,中证商品指数为被动型跟踪策略,其特点为被动反应大宗商品市场价格的变化,商品权重配置多以消费量、生产量等经济重要性为基础,并选择主力合约进行跟踪。从指数类型看,中证商品指数为收益指数,表现为无杠杆的期货投资收益,如指数中展期的收益。
二、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作用
作为广期所准备推出期货品种,其标的可以作为观测宏观经济信号的指标和大类资产配置的投资标的。首先,商品指数具备标尺性,其诞生之初就是作为监测宏观经济运行的重点指标。以南华商品指数为例,根据数据分析该指数与我国CPI的变动趋势十分相近。因此商品指数往往可以作为物价指数的先行指标,以供监管部门作为宏观调控的预警指标。其次,商品指数具备投资性,可以成为衍生品,如作为期货或期权的标的进行交易,成为对冲风险、抵抗通胀、套期保值等功能的品种。
图1 南华商品指数与CPI的变动趋势
数据来源:wind
另一方面,我们也可以从目前国内商品指数的应用情况来推测未来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作用。从标尺性角度看,中证商品指数未来可以成为通胀指标与政策目标的新参考,如目前商务部的大宗商品现货价格指数CCPI、监控中心的商品期货综合指数和CPI预测指数都已经成为国家预判宏观经济走势的重要参考;人民银行、财务部等部门也会用商品期货指数等广义资产价格度量作为政策目标,这有助于改善央行和财政部门政策操作的有效性,那么中证商品指数也可以成为其中之一。
从投资性角度看,目前以公募基金、资管产品以及产业客户对商品指数的应用最多,公募基金如LOF及ETF类型的商品指数基金产品是我国商品指数产生的主要构成;其次为期货资管产品,2018年部分期货公司分别与第三方指数公司合作发行了相关商品指数被动跟踪型产品,但总体规模不如公募基金;最后为产业客户,同样在2018年,大商所上线了商品互换业务如场外指数互换,意味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在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中发挥作用,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商品场外衍生品业务提供交易登记和结算等综合服务。但是总的来说,目前我国还是缺乏综合性的商品指数期货工具,境内的综合性商品指数期货和综合性商品指数ETF均为空白,因此中证商品指数的推出可以满足市场中更多样化的投资于风险管理需求。
三、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必要性
(一)发挥预判作用,服务宏观经济决策
中证商品指数期货能够更好地预测经济走势,各类决策机构也可以基于更具综合性、表征意义的中证商品指数进行研判,而从期货的角度来看,期货价格其实时、高频的特点亦有助于提高政策指定和实施效率,期货价格可以迅速吸收货币政策、行业政策等信息,并通过价格变化对宏观政策快速反映,有效的传导政策信号。同时中证商品指数期货价格可以快速地反馈政策实施效果,进而对政策优化、持续完善提供快速反馈机制。
(二)对冲宏观风险,保障实体经济平稳运行
受目前国际宏观经济政策所影响,通胀风险不可避免,也反映在大宗商品的价格上。因此中证商品指数期货在未来高通胀的环境中可以发挥出自身的作用,无论是普通投资者还是企业,都可以利用中证商品指数期货来对冲宏观风险,减少不确定性风险所带来的影响。我们知道很多商品目前还并不具备上市期货的条件,与之对应的企业没有对冲风险的工具,所以中证商品指数期货作为一种综合性的商品指数品种也可以成为该类企业对冲价格波动风险的工具之一。
(三)充当交易冷静剂,构建资金蓄水池
作为综合性商品指数期货,其具有抗操纵性强、波动率低的特点。广期所通过设置板块和单品种权重上限的方式,保证了权重均衡,并且该指数是由跨市场、跨板块的期货品种组合而成,根据广期所自身的测算,中证商品指数平均年化波动率介于12-15%之间,远低于单一期货品种的波动率。
图2 2020年指数成分品种和板块的权重以及波动率贡献
数据来源:广期所
另一方面,中证商品指数期货可以避免单个品种过热所带来的风险,根据对历史数据的测算,在铁矿石和动力煤整体波动剧烈的行情中,中证商品指数的表现依然平稳,并未跟随同步共振,这样投资者可以通过低波动的中证商品指数期货进行看空纠错,发挥其平抑单品种、单板块价格波动的作用。
四、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可行性
(一)标的规模不断扩大,期货发展基础扎实
据统计,2021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量创历史新高,成交量为75.14亿,成交金额为581.20万亿元,同比增长了22.13%和32.84%,同时我国期货与衍生品市场上市品种数量已达94个。这表明我国期货市场各领域的战略性品种已基本上市完毕,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各个方面,为中证商品指数极其衍生品的开展和运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图3 2001-2021年我国期货市场成交情况
数据来源:中期协
(二)板块覆盖面广,具备综合性指数编制基础
根据2020年的期货市场统计,在全球农产品、金属和能源类品种的成交量排名中,我国农产品期货交易量尤其亮眼,中国品种包揽前10名;金属方面,中国品种包揽前4名,在前20名中占据11席;能源方面,中国6个有关品种也位列前20名。同时,在2020年,我国的期货市场也在加快新品种上市的步伐,全年一共上市了12个品种,包括4个商品期货以及8个商品期货期权,正是因为品种的创新以及产品体系的完善,才使得广期所具备中证商品指数编制的基础。并且,在我国经济中占据显著地位的化工、黑色板块类品种也在中证商品指数当中,这也是基于目前我国期货市场已经形成了涵盖此类大宗商品的代表性板块,让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可行性更加坚实。
(三)我国期货市场具备坚实的制度和运行保障
随着我国期货市场经过了近30年的发展,监管框架逐渐完善,符合实际情况的法规体系已基本形成。如今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期货和衍生品法》将会自2022年8月1日起施行。期货和衍生品法补齐了我国期货和衍生品领域的法律“短板”,为促进规范行业和市场发展,保护投资者权益,推动市场功能发挥,更好服务实体经济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同时证监会也在大力推动投资者适当性制度,充分考虑了投资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并且该制度同样适用于中证商品指数期货,为中证商品指数期货的上市提供了运行保障。